刺槐
別名 洋槐、德槐
學名 Robinia pseudoacaia L.
英名 Black locust,False Acacia
科屬 豆科,刺槐屬
形態(tài)特征 落葉喬木,高達10~25米。樹皮褐色,有深溝。小枝有刺,無毛或幼時有細毛。羽狀復葉,小葉7~25,橢圓形至卵圓形?;ò咨?,有芳香,為密生總狀花序。莢果扁平,光滑無毛,內(nèi)含種子3~13粒,腎形,黑色。
變種有:
(1)無刺槐 Var. inermis DC.
(2)球冠無刺槐 Var. umbracfera DC.(傘槐)。
(3)新墨西哥刺槐(紅花刺槐)等。
生態(tài)習性 為強陽性樹種。對氣候、土壤的適應性強,能耐干旱瘠薄,不耐水濕,洗較干燥而溫涼的氣候,在酸性、中性土及輕堿地上能生長,淺根系生長迅速。根部有根瘤,能改良土壤。刺槐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氯氣、氟化氫等都有較強的抗性,并能吸收臭氧、氯氣等有害氣體,吸滯粉塵能力亦強。
產(chǎn)地及分布 原產(chǎn)北美。17世紀初由美國東部引入歐、非洲,20世紀初從歐洲引入我國,最先在山東青島栽植,現(xiàn)已遍布全國各地。
用途 木材供作枕木、車輛、家具只用。樹皮可提取纖維、栲膠,葉富含營養(yǎng)可作飼料,又是良好的蜜源植物?;山峤?。在園林上,花序下垂,繁花潔白幽香,枝繁葉茂,覆蔭濃密,適宜作庭蔭樹、行道樹和“四旁”綠化,公路、鐵路沿線栽植也是適宜。
繁殖與栽培 用播種、分蘗、根插等方法繁殖。但以播種為主。刺槐有刺槐掌舟蛾、豆天蛾、盾天蛾、小環(huán)蛺蝶、珠灰蝶、琉璃灰蝶、黃粉蝶、桑黑蝶、刺槐蚜蟲、吹綿蚧、黃斑蝽、小鄒蝽、槐星天牛,刺槐莢螟、豆莢螟等害蟲為害,應注意防治。
(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,不做任何商業(yè)用途,如有侵權(quán)請私信刪除)